煤矿气体净化技术研究
瓦1斯灾害是煤矿普遍存在的灾害,主要表现为瓦1斯爆1炸。
本文从新的角度来解决矿井瓦1斯爆1炸问题,提出了煤矿瓦1斯气体热分解净化和多孔电致发热陶瓷吸附净化的思路。使用时净化室下部装水,透气管位于水下,通过气体与水的冲击碰撞,去除其中的有害气体成分和粉尘。其中瓦1斯气体热分解净化主要是对瓦1斯气体热分解净化系统装置进行研究,该系统装置包括预热系统、加热氧化分解系统、气体冷却系统和冷却气体吸收净化系统,其中氧化分解系统是整个系统装置的重点和核心。设实验研究表明了瓦1斯气体分解净化装置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反应温度、气体流量、气体浓度和催化剂。
影响瓦1斯气体分解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分解腔的结构、腔内传热与传质和气体的循环时间。厂值班应急指挥组负责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险小组等人员,抢救中1毒者,抢修漏氯设备,撤离无关人员,划定警戒范围,严格限制人员出入事故现场,一般情况下控制警戒范围300米。 多孔电致发热陶瓷吸附净化的思路主要利用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的电致发热特性和多孔碳化硅泡沫陶瓷高气孔率的吸附特性,对瓦1斯气体进行分解吸附净化。研究了用于瓦1斯气体吸附分解的多孔碳化硅陶瓷,并设计了多孔碳化硅陶瓷瓦1斯热解装置。
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您可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咨询!
氨职业病预防措施
(1)氨作业工人应进行作业前体检
(2)工作时应选用耐腐蚀的工作服、防碱手套、眼镜、胶鞋、防毒口罩,防毒口罩应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3)在使用氨水作业时,应随身备有清水,以防万一;在氨水运输过程中,应随身备有3%硼酸液,以备急救冲洗;配制一定浓度氨水时,应戴上风镜;使用氨水时,作业者应在上风处,防止氨气刺激面部;操作时要严禁用手揉擦眼睛,操作后洗净双手。
(4)预防皮肤被污染,可选用硼酸油膏。
(5)配备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合适的防爆、灭火装置。
(6)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禁止明火、火花。
(7)应急救援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8)发生泄漏时,将泄漏钢瓶的渗口朝上,防止液态氨溢出。
(9)加强生产过程的密闭化和自动化,防止跑、冒、滴、漏。
(10)使用、运输和贮存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容器破1裂和冒气。
本信息由艾明坷为您提供,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您可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咨询,艾明坷竭诚为您服务!
密闭空间作业要求
液氨储罐和工艺槽罐等密闭空间内结构狭窄或存在分隔等复杂结构,场所存在机械动能设备,作业人员或值班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实施安全作业许可,制定防控措施计划,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险有害因素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执行许可程序、工作票制度和安全作业操作规程,配备监测、通风、通讯、个人防护用品,照明、以及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必须完好能够正确投入使用,否则极容易因为通风不良导致窒息、触电危险。无论其用于学校的科研教学,制药行业的研发,化工行业的研究,还是用于医学或私人研究,其运转必须是安全可靠的。
2、值班人员按规定定期检查氨罐措施正确投入,定期对氨罐措施性能进行试验,保证氨罐措施完好,液氨泄漏的部位主要有液氨储罐区及输送管线的阀门和泵等部位,氨罐设计有防太阳辐射措施,四周安装有工业水喷淋管线及喷嘴,当储罐罐体温度过高时自动喷淋水装置启动,对罐体自动喷淋减温;当有氨气泄漏时也可启动自动喷淋水装置,对氨气进行吸收,控制氨气污染。本文在通过分析烟气净化系统工作原理后,建立了工业烟气制酸气体净化系统中干燥塔、电除尘器和动力波子系统关于烟气压力输入输出关系的机理模型。另外在易泄漏氨部位设置液氨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3、液氨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立即开启水喷淋装置,吸收泄漏挥发到空气中的氨,并使用应急泵进行紧急倒料,送入到另一个储罐中,以减少氨的泄漏和挥发量,吸收液氨的废水暂时储存于液氨储罐区的实体围堰内,并通过管道排入事故收集池内,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根据氨的泄漏量对泄漏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8)气瓶严禁靠近火源、热源和电气设备,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m,氧气瓶和乙1炔气瓶同时使用时,不能放在一起。
4、应急处理时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切断电源,并对液氨储罐区的泄漏点进行堵漏,控制液氨的泄漏量。
您好,欢迎莅临艾明坷,欢迎咨询...